土拨鼠:哪吒能收我,你们可不行!
2025-03-02
近期电影《哪吒2》热映,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形象备受观众喜爱。
近日,国家疾控局提醒,土拨鼠会传播鼠疫,围观和逗乐土拨鼠属于高危行为,建议公众远离土拨鼠及其洞穴,不要捕捉或饲养土拨鼠。
土拨鼠到底是什么“鼠”?
土拨鼠,学名旱獭,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土拨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土拨鼠体型粗壮,一般成年体长在30~60厘米之间,体重可达3 ~7 千克,相较于一般的鼠类,堪称 “大块头”。
土拨鼠是鼠疫杆菌的主要自然宿主
国家疾控局提示,鼠疫不仅通过老鼠传播,自然界的鼠类、旱獭等很多啮齿类动物都有可能传播鼠疫。
这种看似可爱的野生动物,实际却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土拨鼠是我国甲类传染病——鼠疫的主要传染源之一。
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1. 病媒生物传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土拨鼠身上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2. 接触传播:指人接触染疫的土拨鼠时,或接触鼠疫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黏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3. 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的飞沫被他人吸入后也可造成感染。
感染鼠疫后有哪些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至6天,多为2至3天,个别病例可长达8至9天,鼠疫患者症状一般表现为:
1. 危重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升高至39—41℃并持续高热状态、头痛剧烈,有时出现呕吐、头晕、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
2. 重症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昏睡、狂躁不安、谵语、颜面潮红或苍白,患者眼睑结膜和球结膜会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
如何预防鼠疫?
1. 避免接触。远离土拨鼠及其洞穴,不要捕捉或饲养土拨鼠。
2. 个人防护。在野外活动时,穿戴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虫剂,防止跳蚤叮咬。
3. 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防止啮齿动物和跳蚤滋生。
4. 健康监测。如果接触了土拨鼠并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前往最近的医疗机构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温馨提醒
如果你在旅游途中
或是野生动物园遇到土拨鼠
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
不要近距离接触
更不要投喂哦
来源:央视网、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
- 上一篇: “爆肺”冲上热搜!医生紧急提醒→
- 下一篇: 我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