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每多做一次,患癌风险就增加43%?真相来了
2025-04-25
感冒咳嗽拍个CT?头疼拍个CT?只要身体不舒服,总想“有事没事拍个CT看看”。不过,最近“CT会导致癌症”的说法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不禁让人担心,CT做多了真的会诱发癌症吗?
CT扫描会增加43%患癌风险
《自然医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从9个国家中收集了超过94万人的数据,他们均小于22岁,全部累计接受了1331896次CT检查(EPI-CT)。
研究结果显示,CT剂量的积累和所有的血液恶性肿瘤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联:
-
与辐射剂量<5mGy相比,当所有剂量≥10mGy时,就能观察到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度有所提高。
-
当剂量≥50mGy时,罹患所有血液恶性肿瘤的风险升高了166%。
-
辐射剂量与肿瘤风险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剂量-反应关系,即辐射剂量每增加100mGy,患肿瘤的风险将增加96%。
一般情况下,一次CT扫描的辐射在2-15mSv/mGy,每增加一次CT检查,患血液恶性肿瘤的整体风险又增加43%。
CT扫描或与5%新发癌症相关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纪要》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由CT检查引起的癌症可能会占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的5%。
该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主导,收集了2023年美国约6151万患者进行的9300万次CT检查数据(排除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年接受的CT检查),估算与CT检查辐射暴露相关的终生癌症发生率。结果显示,仅2023年的CT检查就可能导致约10.3万例新增癌症,儿童青少年致癌风险更高。若当前使用率和辐射水平不变,CT相关癌症可能占美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的5%。
与CT检查相关的癌症最常见类型依次为肺癌、结肠癌、白血病、膀胱癌,女性患者中乳腺癌为第二高发;成人腹部和骨盆CT检查导致的癌症病例最多,其次是胸部CT。
CT还能做吗?
CT会产生电离辐射是不争的事实,但常规的CT检查,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像CT、X线这样的医学检查,会利用电离辐射成像,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只要剂量没有超过100毫西弗/年,就不会给健康带来风险。而一次普通的X线检查,辐射剂量只有约1.2毫西弗,而一次局部的CT平扫,剂量通常也只是X线检查的几倍而已。
因此如果只是例行体检或因诊疗需要偶尔做一次的话,辐射剂量并不会超标,不必担心。常规 CT 检查收益大于风险,无需过度担心。理性看待研究结论,避免过度CT检查即可。
怎么能减少辐射呢?
在进行CT检查时,你可以尽可能缩短接触时间。
缩短检查时间=减少身体被辐射时间。
1. 摘除金属物品:不要让金属物品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形成阴影,影响医生的正确判断;
2. 事前做好检查准备:在进行胃CT检查时候,建议多喝水,让胃部充盈,提高检查效果;
3. 配合医生缩短检查时间:比如提示需要吸气和憋气,一定要配合。
4. 饮食帮助:检查完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喝绿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比如胡萝卜、橘子、西红柿和苹果等,还有海带、紫菜、黑木耳等具有抗辐射作用的食物,来降低辐射的影响。
来源:科普中国、中国医学论坛报、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