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官方网站

针对体重,国家出手了!
2025-03-12

在近期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当前危害中国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当中的很多致病因素跟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的问题。


体重异常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的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的关联。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是非常关键的。


据介绍,去年,国家卫健委联合民政部、教育部等15个部门启动实施了“体重管理年”行动,首期三年。“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体重、管好体重、健康饮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雷海潮也指出,体重管理不是一两年就能马上见到成效的,而是需要持续推进。


此外,雷海潮介绍了今后将继续从三个方面来推进慢性病的防控和体重管理工作。


三方面推进慢性病的防控和体重管理工作


慢性病的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体重管理来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单位环境和社会环境。


持续做好有关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方面的知识宣传。动员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传播,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


怎样算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等。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 BMI=体重(kg)/身高(m)²


  •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4之间。


  • 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


  •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BMI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


科学减肥,这4件事要记牢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1.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


2.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应力求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喝饮料,避免夜宵。


3. 进餐宜细嚼慢咽


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4. 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温馨提醒

减肥要循序渐进

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

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

合理的减重速度为

每月减2~4公斤

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机构人员的帮助下

能够更好地管好体重

健康生活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联系我们
邮箱:lc_ppzx@wuhanlvcao.com
24小时呼叫中心专线:400-119-1011

客户端下载

微信订阅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