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伤肾行为很多人都在做!
2025-03-14
2025年3月13日
我们迎来
第20个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主题是
肾病
被医生们称为“沉默的杀手”
临床上
不少首次到医院就诊的肾病患者
病情已经很重
治疗效果也不如人意
慢性肾脏病,危害深远
肾脏的生理功能包括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当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常常起病隐匿。在疾病早期,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表现,或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轻度不适,容易被忽视。
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呈上升趋势。调查结果显示,2018~2019年,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8.2%,成人慢性肾脏病人群高达8200万。既往研究也预测,2025年我国终末期肾病的患者人数将是2017年的1.5倍。
可见,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亟需提升认识、强化重视的健康威胁之一。
晚上频繁起夜是肾不好?
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000~2000ml。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身体水量状态和肾功能,但同时也受到精神、饮水量、活动量、年龄、药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睡着后憋不住尿导致频繁起夜,这提示夜间尿量增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睡前摄入较多水分;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引起。
如果频繁起夜影响睡眠,且每次尿量较少,一般与精神紧张、失眠、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因素有关,或与前列腺疾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有关,而非肾脏的原因。
肾有两个,少一个没关系?
正常人有两个肾脏,分别位于背部中下方的左右两侧。有些人说,既然肾脏有两个,少一个无足轻重,那就错了!肾脏是人体保持内环境平衡必不可少的器官组织,一旦功能受损,机体无法代偿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引发尿毒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这5个伤肾行为很多人都在做
1. 憋尿
如果尿液长期潴留在膀胱里,膀胱壁血管被压迫,膀胱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这时如果有少量细菌侵入,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继而可能损害到肾。
2. 熬夜
长期熬夜,肾精消耗过多,人就会肾气不足,最终遭到疾病的侵袭。为了保护肾脏健康,建议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
3. 吃得太好
高蛋白、高盐分的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容易形成结石。应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营养均衡。
4. 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5. 饮水不足
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和感染风险。所以每天应当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尿液颜色接近透明或浅黄色为宜。
呵护肾脏健康记住这5点
1. 控制基础疾病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控制好病情。
2. 合理用药
不乱吃药、不私自加药换药,要根据医生的处方服药。
3. 健康饮食
多喝水(每天7~8杯,共约1500~1700毫升),少吃腊肉、咸鱼等高盐食品。选择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多吃蔬菜水果。
4. 健康的生活习惯
不熬夜、不抽烟酗酒,适度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5. 定期体检
每年一次的体检要重视,特别是尿常规、肾脏超声数据,能提前发现问题,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肾。
来源:央视一套、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上一篇: 体检报告上的“钙化”,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 针对体重,国家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