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接触10秒即可感染!通过水传播
2025-04-19
当前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
你是不是计划着踏春赏花
再来个踩水捉虾?
提醒!提醒!
外出玩水需注意
谨防感染血吸虫病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又称裂体吸虫。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俗称“大肚子病”,是人和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后所得的一种疾病,被国家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血吸虫是这样传播
①
感染了血吸虫的人或动物
将含有血吸虫卵的粪便排入水里
②
水里生存着血吸虫传播的
中间宿主——钉螺
继而产生能够感染人的尾蚴
③
人接触了
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
人如果接触疫水,只需短短10秒,尾蚴就会迅速从皮肤钻入体内导致感染。
血吸虫病的症状与危害
血吸虫病的症状根据病情发展阶段有所不同: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
慢性期:可能出现慢性腹泻、肝脾肿大、消瘦、乏力等症状。
晚期:可能发展为巨脾、腹水、结肠肉芽肿及生长发育受阻等严重症状。儿童时期感染血吸虫,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进入晚期后可能会出现侏儒症。
血吸虫病不仅危害生命,还影响生育、生长、生产和生活。妇女患病后可能发生不育,孕妇可发生流产;儿童和青少年患病后,生长发育可能受阻。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
感染血吸虫病的直接原因是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因此,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
时刻注意岸边是否有相关警示标语!尽量避免在有钉螺孳生或存在不确定风险的江、湖、塘、沟渠等水体游泳、戏水、洗衣、捕鱼。
-
因生产、生活和防汛等需要不可避免接触疫水时,应通过穿戴防护用品(胶手套、胶鞋、胶衣、胶裤等)、涂抹防护霜(剂)、预防性服药等方式预防感染。
-
如接触了血吸虫病流行区自然水体,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主动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发现感染应及早规范治疗。
不接触疫水
是预防血吸虫病最有效的办法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之际
出游务必做好防护!
来源:科普中国、重庆疾控
- 上一篇: 速转“家人群”!诱饵:10个鸡蛋!
- 下一篇: 注意!身体这几个部位不能乱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