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女生输头孢过敏不幸身亡,医生提醒:三类人需要特别警惕!
2025-05-09
近日,湖北女生小雯(化名)因注射头孢过敏去世的消息引发热议。
女生家属质疑医院未做皮试,抢救也不及时。医院认为,医生诊断及用药合理,患者的过敏性休克系罕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院方予以积极治疗。
病史记录为,患者输注头孢曲松时突发意识丧失,口吐白沫。护士立即更换输液器及液体,给予吸氧,心电监测,测血压62/32mmHg,血氧饱和度无法监测(佩戴指甲无法拆卸)。入抢救室继续治疗。初抢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胃肠炎;腹痛。
4月20日,小雯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为何不做皮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相关指南指出,对于既往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I型过敏史,在应用头孢菌素前不建议常规进行皮试。
5月4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药品供应科副主任王兰向人民健康客户端记者解释,首先,头孢过敏机制复杂,常规皮试对此类过敏的预测价值有限,假阴性结果则可能让医患双方放松警惕,反而增加风险。其次,药物中的辅料成分如碳酸钠可能干扰皮试结果准确性。
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药物产生的异常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类型。过敏反应可以由任何药物引发,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补充剂等。最常见的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青霉素)、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化疗药物和某些疫苗。
常规皮试取消
三类人群需特别警惕
1. 明确头孢过敏史者,尤其是曾对同一种头孢药物产生反应的患者;
2. 曾有青霉素严重过敏史者;
3. 高敏体质人群,如既往发生过哮喘、荨麻疹等IgE介导的过敏反应者。
预防药物过敏反应
尽管不能完全避免药物过敏反应,但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风险:
1. 药物史记录:保持详细的药物过敏史,并与医生分享这一信息。
2. 谨慎使用新药:特别是已知有过敏史的人,使用新药时要格外小心。
3. 交叉过敏:了解药物的交叉过敏情况,比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可能对头孢类抗生素也过敏,应避免使用相关药物。
4. 急救药物:对于已知有严重过敏史的人,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注射器。
5. 沟通:随时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保持沟通,确保他们了解您的过敏史及任何不适反应。
来源:健康时报、河南广播电视台